每次要拜訪舍監時,還沒走到辦公室門口,在走廊便可以聞到一股溫純濃厚的咖啡豆香味,讓平時沒有習慣喝咖啡的阿派十分陶醉。
身邊有幾個朋友很喜愛咖啡,房裡擺著傳統的摩卡壺,偶爾大家興致來了開起了茶會,總是可以喝到她們煮的咖啡,和即溶粉泡出來的味道好不一樣,咖啡味兒十足,卻一點也不苦澀。一點一點的,食髓知味,阿派漸漸懂得欣賞咖啡的滋味,也開始尋找適合的摩卡壺,想讓房間不時溢滿咖啡香。
包裹比阿派想像中的還小,裡頭還用牛皮紙做填充,緩衝撞擊。
阿派大學以後對咖啡因的抵抗力便減少很多,少量就可以造成輕微的心悸,所以總是喝著滿是鮮奶的拿鐵或是有著香淳奶泡的卡布奇諾。阿派試著用小小的機器打奶泡,但泡沫總是一下子就消逝了,讓即溶咖啡的賞味期更是短暫。
這一天,無意間發現義大利以製作摩卡茶壺出名的Bialetti出了一款叫做Mukka Express的卡布奇諾壺,小小一個,在煮咖啡之際,也有打奶泡的功能,價格也比高階的咖啡機可愛多了,再加上可愛的乳牛造型,讓阿派馬上淪陷了。
破不及待的拍照、拆封,可愛的乳牛摩卡壺冒出來啦。
可惜英國亞馬遜當時每有販賣Mukka Express,沒有25英鎊免運費這個優惠,讓阿派只能眼巴巴地觀望,但是又不甘心,一度還想請住在英國的蘇菲替我收件,以後有機會再跟她拿呢。可是這樣實在太麻煩人家了,所以只好每一陣子就上亞馬遜上看看乳牛摩卡壺過過乾癮。不過,很快地,阿派轉運啦。
阿派原來以為這個卡布奇諾壺會很大,可是高度只有21cm,小小一台,一點也不佔空見哩。
這一天,阿派如往常一般到亞馬遜上看看Mukka Express,結果亞馬遜成了賣家之一,價格比其他賣家便宜,更重要的是庫存只剩下2台了。阿派馬上訂購了其中一台,開心地大喊「竟然讓我等到了!」
過了一個星期,夢寐以求的乳牛壺終於來到了阿派身邊。因為手邊沒有咖啡豆粉,只能拍拍照片、過過乾癮,隔天一下課馬上去超市報到。身為品嚐咖啡的初心者,阿派也不曉得該買哪一個牌子的咖啡豆粉,便參考亞馬遜上許多Mukka Express買家所留下的評價,於義大利的Illy's和Lavazza兩個牌子中選擇。因為Illy's價格比較貴,一罐咖啡豆粉份量也不小,所以最後買了Lavazza的Qualita Oro。由於咖啡豆粉的功課沒做足,買的時候心裡想著:「那麼大一罐,要是不好喝要怎麼辦呀?」但是阿派等不及要試試看乳牛壺了,所以心一橫、牙一咬,跑去櫃檯結帳去也。
打開來是這樣子的。上頭加入鮮奶。黑色的頭是壓力閘,打奶泡用的?
那時過幾天要考試,阿派買完咖啡豆粉後只能先忍痛擺在一邊,帶著說明說去圖書館,唸書休息時仔細地看了幾遍。因為許多評價中提到這個咖啡壺不好使用,而更多評價則說只要跟著說明書的每一個步驟就不會有問題,所以阿派認真地將短短幾頁的指示讀了又讀。回到宿舍後,總算可以煮咖啡囉。說明已經看熟了,操作起來也特別容易。
黑色的底座是加入水的地方,上頭則是放咖啡豆粉。
第一次阿派只煮了拿鐵,加的是低脂鮮奶。Lavazza沒讓阿派失望,味道好極了,沒有阿派最害怕的咖啡苦味,而光是低脂鮮奶喝起來就奶香十足了(這點讓阿派十分驚艷),若用全脂鮮奶肯定更棒!煮咖啡的速度很快,從加熱到結束,前後不到3分鐘呢。
煮卡布奇諾時的奶泡。嘩,真的是奶泡耶。
第二次當然要煮有奶泡的卡布奇諾囉,這才是真正審視這台Mukka Express表現的時機啊。煮卡布奇諾和拿鐵的差異,只有在最後黑色活塞按下去與否,其他步驟都一樣。煮到後來,突然被「PO!」的一聲嚇到,接著鮮奶就開始冒泡泡,沒幾下香噴噴的卡布奇諾就煮好囉。
乳牛壺的容量很小,只能煮兩杯卡布奇諾。
阿派用250cc的小馬克杯,可以裝到1.5杯。阿派一個人剛剛好。
因為和咖啡混在一起,所以奶泡帶著一點淡淡的巧克力色而不是純白的,但是對阿派來說這只是再微小不過的缺點。奶泡頗細緻,而且不容易消泡,比阿派自己用小小的奶泡棒打得好太多了,不過也許只是阿派不懂得怎麼使用奶泡棒的關係啦。單純煮咖啡和拿鐵的話,咖啡的味道和品質真的很不錯呢;而就卡布奇諾和奶泡來說的話,當然和專業咖啡機煮出來的差了一截,但是對於阿派這個不是很懂得咖啡的人來說,這樣方便又快速的卡布奇諾已經很讓人滿意了。
清晨陽光下的Mukka Express,好美哦。是阿派的心頭寶呀。
最近好早好早就要爬起來,到有一段距離的地方上課。阿派前一晚先將水和咖啡豆粉先準備好,早上醒來後再倒入鮮奶,放上爐子煮,3分鐘就能喝上熱騰騰的卡布奇諾。配著水果和自己做的麵包,早起似乎沒有那麼痛苦了呢,呵呵。
後記
阿派很無聊,即便已經買到Mukka Express後,仍會三不五十地上亞馬遜看看。結果價格一次比一次高,阿派拿到的是最好的價錢,真是太幸運了!